GLB 币在中国合法吗?深入剖析与解读

在数字货币浪潮中,GLB 币作为一种具有独特背景和应用设想的虚拟货币,其在中国的合法性问题备受关注。要判断 GLB 币在中国是否合法,需从中国对虚拟货币的整体监管框架和 GLB 币自身特性多维度分析。

从定义上看,GLB 币由 Global Player 于 2016 年 10 月 25 日在美国纳斯达克面向全球公开发布,通过 “私有化区块链技术”,试图打造一种能全球自由流转的票据凭证,计划恒定发行 3000 万个,仅以美元计价,设定 1GLB = 100 美元,宣称主要应用于娱乐业以实现无边界支付。但在中国,虚拟货币的法律地位早有明确界定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发布的通知、公告,虚拟货币并非货币当局发行,不具备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,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,不能也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。这一规定为虚拟货币在中国的合法性定下基调。

在监管政策层面,2017 年 9 月,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《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》,明确禁止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(ICO),并将虚拟货币交易认定为非法金融活动。2021 年,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,再次强调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,包括开展法定货币与虚拟货币兑换业务、虚拟货币之间的兑换业务、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信息中介和定价服务等。从这些监管政策来看,GLB 币作为虚拟货币的一种,在中国进行交易、发行融资等相关业务活动显然是不被允许的。

从 GLB 币自身应用场景来看,部分介绍称其优先用于娱乐业,试图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无边界支付。然而,在实际操作中,这种跨境的虚拟货币支付极易引发金融风险,如资金外流、洗钱风险等。在中国,金融安全至关重要,对可能扰乱金融秩序、危害金融安全的虚拟货币活动始终保持严格监管态度。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不仅可能滋生赌博、非法集资、诈骗、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,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,还会对国家金融稳定造成冲击。

GLB 币在中国不具备合法性。无论是从虚拟货币的基本法律地位,还是从现行监管政策,亦或是从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角度考量,参与 GLB 币相关的交易、投资等活动都存在法律风险。投资者应充分了解中国的法律法规,远离虚拟货币交易,选择合法合规的投资渠道,保障自身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。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