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及 “雷达 Radar”,便绕不开曾轰动一时的雷达币传销诈骗案,其作为典型的虚拟货币骗局产物,运作逻辑与门罗币 CPU 计算器被滥用的 “工具包装诈骗” 本质同源,均以虚假概念为幌子布设资金陷阱,即便已崩盘仍有诈骗余波,需持续警惕。
首先必须厘清核心事实:雷达币绝非 “合法虚拟货币”,而是彻头彻尾的传销诈骗工具。2014 年起,犯罪团伙推出 “雷达币”,宣称依托 “雷达系统” 打造 “全球支付货币”,对外包装 “去中心化”“区块链技术” 等概念,实则无任何真实技术支撑与应用落地 —— 这与门罗币 CPU 计算器 “工具化包装掩盖风险” 的逻辑如出一辙,所谓 “雷达系统” 不过是模仿区块链界面的虚假程序,仅用于展示虚假交易数据。其发行机制更暴露诈骗本质:总量 10 亿枚,其中 5 亿枚由创始团队直接持有,通过控制发行节奏操纵价格,与正规虚拟货币的去中心化发行完全相悖。
雷达币的运作模式是 “传销 + 诈骗” 的复合体,套路比门罗币相关骗局更具迷惑性。一方面,其设置 “持币生息”“推广返利” 机制,用户持币可获年化 “收益”,发展下线能拿层级奖励,直推 3 人且团队持币达标可升级 “节点”,形成高达数千层的传销网络,这与 PlusToken 的层级裂变模式高度同源。另一方面,利用 “雷达钱包”“雷达交易所” 等虚假工具造势,宣称 “支持法币与雷达币兑换”,实则用户入金后资金直接流入团伙账户,与门罗币 CPU 计算器被用作 “引流道具” 的套路本质一致,均以 “工具正规性” 降低用户警惕。
骗局的崩盘与法律的严惩,印证了其非法本质。2022 年,雷达币核心团队因涉嫌组织、领导传销活动罪被抓捕,经查涉案金额超 170 亿元,涉及全国数百万参与者。案件审理中明确,雷达币及相关交易平台均未获金融监管许可,所谓 “收益” 实为新入金用户的资金再分配,属于典型庞氏骗局。最终主犯获刑 10 年,涉案资产被依法没收,与门罗币挖矿 “非法且亏损” 的结局形成呼应,均证明虚拟货币相关活动的风险终会爆发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,雷达币崩盘后仍有诈骗余波,套路与门罗币的 “恶意软件伪装” 一脉相承。一类是 “重启骗局”,诈骗分子伪造 “雷达系统重启公告”,搭建虚假平台诱导用户 “回购雷达币”,宣称 “崩盘是洗盘,重启后必暴涨”;二类是 “变种诈骗”,推出 “雷达 2.0”“雷达黄金版” 等虚假代币,利用用户对旧骗局的 “认知残留” 收割资金;三类是 “退款诈骗”,仿冒办案机关谎称 “雷达币涉案资金可退还”,要求缴纳 “手续费” 后失联,2025 年此类余波骗局仍导致超百人受骗。
认清雷达币需破除三重迷思:一是拒绝 “技术包装即真实”,“雷达系统”“区块链” 等概念仅是诈骗话术,无任何实际价值;二是警惕 “崩盘后仍有机会”,传销骗局崩盘后绝无 “重启” 可能,任何相关宣称均为新诈骗;三是摒弃 “持币生息即靠谱”,此类 “收益” 本质是传销返利,参与即沦为诈骗帮凶。
雷达币的兴衰,是虚拟货币诈骗的典型标本。正如门罗币 CPU 计算器的 “理性估算” 难掩挖矿风险,雷达币的 “技术包装” 也遮不住传销本质。对公众而言,牢记 “凡有层级奖励、持币生息的虚拟货币,必是骗局”,才是抵御此类风险的根本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