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狗狗币发行量多少枚” 的疑问,看似是对基础数据的查询,实则暗藏对这类迷因币价值逻辑的审视 —— 截至 2025 年 9 月,狗狗币(DOGE)流通供应量已超 1420 亿枚,且采用 “无总量上限” 的发行机制,每年固定新增 50 亿枚。这种 “无限供应” 的设计,从根本上否定了其稀缺性价值,也注定了它只能是依赖炒作的投机工具,与 SHIB 的迷因炒作本质一脉相承,且在我国属于明确禁止的非法虚拟货币范畴。
从发行机制看,狗狗币的 “无上限供应” 是其区别于比特币的核心特征,也决定了其价值缺陷。2013 年 12 月,程序员杰克逊・帕尔默与比利・马库斯为讽刺比特币的投机热潮,基于莱特币代码创立狗狗币,初始设定流通量 1000 亿枚,同时规定每块区块奖励 10000 枚狗狗币,按每 1 分钟出块的速度计算,每年新增约 50 亿枚,且无供应总量上限。这意味着,随着时间推移,狗狗币的流通量会持续增加,理论上不存在 “稀缺性”—— 截至 2025 年,其流通量已较初始规模增长超 42%,未来还将以每年 50 亿枚的速度扩容。与比特币 “总量 2100 万枚” 的稀缺性叙事不同,狗狗币从诞生起就无价值锚点,“无限供应” 的设计直接否定了其长期保值的可能,完全依赖短期炒作维系价格。
从市场影响看,“无限供应” 加剧了狗狗币的价格波动,使其成为风险极高的投机品。2021 年,受马斯克 “带货” 影响,狗狗币价格曾从 0.005 美元暴涨至 0.73 美元,涨幅超 140 倍,但随后因新增供应持续释放、炒作情绪退潮,价格较历史高点跌去 85% 以上;2025 年,即便依托 “马斯克旗下公司接受支付” 的虚假传闻短暂反弹,价格也始终在 0.06-0.08 美元区间震荡,较巅峰时期仍相去甚远。这种极端波动的背后,是 “无限供应” 对市场信心的持续冲击 —— 新增的 50 亿枚狗狗币每年会持续流入市场,稀释现有持有者权益,一旦缺乏新的炒作资金入场,价格就会陷入长期下跌,普通投资者盲目跟风,最终往往沦为 “接盘侠”,与 SHIB“暴跌 95%” 的惨状本质相同。
更核心的是,国内任何与狗狗币相关的交易、炒作均属非法,发行量数据背后暗藏多重风险。我国早已明确,虚拟货币非法定货币,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,境外平台向境内提供狗狗币交易服务同样违法。投资者若关注狗狗币发行量并试图通过非法渠道交易,不仅面临价格归零的风险 ——2024 年就有投资者因狗狗币价格暴跌 70% 亏损超 30 万元,还可能遭遇平台诈骗、资金冻结等问题。2025 年深圳警方破获的一起案件中,犯罪团伙伪造 “狗狗币分叉币”,以 “限量发行、对标狗狗币” 为噱头骗取资金超 1500 万元,受害者因参与非法活动维权无门,这与 SHIB “生态基金诈骗” 的困境完全一致。
对比狗狗币与 SHIB 可见,二者虽发行量机制不同,但风险本质同源。狗狗币 “无限供应” 放大了贬值风险,SHIB “总量固定但基数庞大”(1 千万亿枚)同样缺乏稀缺性,均无实际价值支撑,价格涨跌全靠市场情绪与资金流向;且在国内,二者均属于非法交易品种,参与即踩法律雷区。央行早已点明,虚拟货币相关活动是 “高风险、零价值” 的投机行为,狗狗币这类 “无限供应” 的代币更是将投机属性放大到极致,所谓 “投资价值” 不过是骗局的幌子。
综上,狗狗币流通量超 1420 亿枚且无上限供应,是典型的投机性代币,无任何实质价值。国内用户需延续对 SHIB 风险、虚拟货币非法性的认知,坚决不被 “发行量数据” 或 “名人效应” 迷惑。牢记监管红线:无论狗狗币发行量多少,国内参与相关活动就是违法,远离才是守护财产安全的唯一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