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孙宇晨合法吗” 的追问,需要从海外监管追责与国内法律框架双重维度拆解:作为波场创始人与虚拟货币领域的核心人物,他不仅因涉嫌证券欺诈、市场操纵在美国面临司法追责,其主导的业务在国内更因触碰虚拟货币禁令属非法活动。所谓 “合规运营” 的宣传背后,是横跨多国的法律风险与对投资者的潜在侵害。
孙宇晨在海外的违法嫌疑已被权威监管机构证实,且面临明确的法律追责。2023 年 3 月,美国 SEC 正式起诉孙宇晨及其旗下三家公司,指控其存在三重违法行为:一是非法销售证券,通过未注册的 “赏金计划” 与空投活动,向包括美国投资者在内的群体发行 TRX、BTT 代币,违反《证券法》注册要求;二是操纵市场,在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2 月间,指使员工在控制账户间进行 60 多万次 “左手倒右手” 的虚假交易,人为夸大 TRX 成交量以维持价格稳定,从中非法获利 3100 万美元;三是欺诈推广,隐瞒向 8 位美国名人支付报酬的事实,诱导公众误以为名人自发推荐代币,这种 “有偿代言未披露” 的行为直接违反投资者保护规则。尽管孙宇晨声称指控 “缺乏依据”,但 2025 年 2 月双方已寻求暂停审理协商解决方案,结合同类案件惯例,其大概率需通过缴纳罚金了结指控,侧面印证违法嫌疑的真实性。
在国内语境下,孙宇晨的核心业务完全触碰法律红线,不存在合规空间。我国 2021 年十部门通知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均属非法金融活动,而孙宇晨主导的波场生态核心是为 TRX、USDT 等虚拟货币提供发行、交易、存储的技术载体。波场网络上流通的大量 USDT,已成为国内非法交易、洗钱等活动的常用工具,孙宇晨作为生态主导者,其行为本质是为非法金融活动提供技术支持。实践中,国内用户因参与波场生态相关交易,多次出现银行账户冻结、涉刑追责的案例 —— 湖北某用户仅因通过波场钱包转账 USDT,便被认定为帮信罪判处有期徒刑,此类案件的判决逻辑,已明确将孙宇晨主导的生态业务归为非法链条的一环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,孙宇晨的高调营销本质是掩盖风险的诈骗包装。他频繁通过 “收购瑞士信贷”“政商名人合影” 等话题制造热度,实则利用公众对 “权威背书” 的信任,为其虚拟货币业务引流。这种操作与此前 “伪金融平台蹭热点拉投资” 的诈骗套路如出一辙:2023 年 SEC 起诉消息曝光后,TRX 单日暴跌 13%,HT 等关联代币跌幅超 5%,无数跟风投资者沦为 “接盘侠”,印证其业务模式对投资者的侵害性。国内更有不法分子假借 “孙宇晨授权” 名义,伪造波场生态投资项目,以 “高收益空投” 为诱饵实施诈骗,涉案金额超亿元,这些骗局的滋生与孙宇晨营造的 “行业权威” 形象直接相关。
认清孙宇晨的法律风险需打破两个迷思:一是 “海外争议不影响国内”,国内虚拟货币禁令的普适性,决定了其相关业务在境内必然非法;二是 “和解 = 无罪”,美国 SEC 的诉讼本质是监管追责,和解仅是责任承担方式,不改变行为违法的性质。对普通用户而言,远离任何与孙宇晨、波场相关的虚拟货币活动,是规避财产损失与法律风险的唯一选择。
总之,“孙宇晨合法吗” 的答案清晰明确:其在海外涉嫌违法面临追责,在国内业务属非法活动。认清其行为的法律本质,警惕虚拟货币领域的 “名人背书” 陷阱,才是守护自身安全的关键。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