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显卡挖矿一天能挣多少钱?” 的追问,看似是对投资收益的核算,实则忽略了最关键的前提:我国已明确将虚拟货币挖矿列为淘汰类产业,相关活动属非法金融行为。从成本测算与实际案例来看,个人显卡挖矿不仅 “挣不到钱”,反而每天都在亏损,且伴随资金血本无归、法律追责的多重危机,所谓 “收益” 不过是违法前提下的虚假幻象。
一、数据拆解:显卡挖矿一天 “挣” 的是亏损
无论是普通家用显卡还是专业矿卡,挖矿收益均无法覆盖成本,“挣钱” 从数学逻辑上就不成立:
- 家用显卡:单日亏损超 1 元
以常见的主流显卡为例,算力约 200MH/S,满载功率 150 瓦,按每天运行 24 小时计算,耗电量为 3.6 度。若按民用电价 0.6 元 / 度核算,单日电费成本约 2.16 元。而当前虚拟货币挖矿难度下,这类显卡单日产出价值仅 0.67 元,扣除电费后净亏损 1.49 元。若算上显卡本身数千元的购置成本与日常损耗,回本周期已超过挖矿设备淘汰周期,完全是 “赔本赚吆喝”。
- 专业矿卡:看似有收益实则无底洞
即便是算力更高的专业矿卡,收益也极不稳定。某矿主测算显示,功率 1350 瓦的矿机(含多块显卡)单日耗电 32.4 度,电费成本 16.8 元,仅能挖出 0.0018 个比特币,按当前价格折算收益约 126 元,看似有盈利空间。但这需满足 “电价极低”“设备无故障”“币价稳定” 三大前提,而实际中电价上涨 30%、设备损耗、币价暴跌等因素,会迅速将收益吞噬,多数中小矿主最终仍难逃亏损。
二、“挣不到钱” 的底层逻辑:成本与风险的双重碾压
显卡挖矿无法挣钱的本质,是高成本与高风险的叠加,且违法属性放大了所有隐患:
- 成本刚性上涨,收益波动归零
电费占挖矿成本的 70%,随着各地对挖矿活动的整治,矿场电价普遍上调 30%,部分地区甚至实行差别电价,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。更致命的是虚拟货币价格波动剧烈,即便短期产出有账面收益,也可能因币价暴跌瞬间化为乌有,而显卡折旧、场地租赁等隐性成本却持续产生,形成 “越挖越亏” 的恶性循环。
- 骗局伪装 “高收益”,实为资金盘收割
部分不法分子以 “显卡托管挖矿,日收益 10%” 为噱头,诱骗用户购买显卡或缴纳托管费。这本质是苏州米云科技案的翻版 —— 所谓 “挖矿收益” 完全依赖后入资金填补,实则从未实际挖矿,最终 4500 余名参与者累计被骗 5500 余万元,无人真正 “挣到钱”。这类骗局中,用户投入的显卡与资金会被直接侵占,所谓 “收益” 不过是诈骗话术。
三、核心警示:非法前提下无 “收益” 可言
需特别明确的是,讨论 “挖矿挣多少钱” 本身已触碰法律红线:我国 “924 通知” 明确挖矿属非法活动,参与即可能被没收违法所得、处以罚款。若参与 “托管挖矿”“算力售卖” 等衍生活动,还可能因涉嫌传销、非法集资被追究刑事责任,正如米云科技负责人因组织挖矿传销被判五年三个月有期徒刑。
综上,显卡挖矿一天不仅挣不到钱,反而必然亏损,且违法属性让所有 “收益预期” 都失去意义。对普通公众而言,无需纠结具体收益数字,只需牢记:虚拟货币挖矿是明确的非法活动,任何参与行为都只会导致 “亏损 + 追责” 的双重结局,坚决不购置显卡、不参与挖矿,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。

















